住總集團構建住宅產業化全產業鏈
住總集團構建住宅產業化全產業鏈
2015-12-31
當下全國建筑業增速放緩趨勢明顯,產能過剩等矛盾較為突出,建筑業原有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已不再適應市場需求。北京住總作為有著32年的老牌國有企業,在住宅產業化方面有著多年的探索和成績。早在80年代就擁有當時亞洲最大的裝配式住宅工廠——北京住宅壁板廠,在此基礎上,歷經30余年的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核心技術。今年9月,住建部批準了五家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北京住總成為首批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
12月30日,北京住總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在北京順義李橋半壁店落成。基地占地面積11.9公頃,具有年產5萬m3的生產能力。廠區嚴格按照“綠建三星”標準進行建設,2014年底正式建成投產,可滿足50萬平米裝配式住宅結構需求。基地的每一個預制件在全自動的生產線上被嚴格管控。這里濃縮了建筑領域的全產業鏈專利技術和綠色建造帶給人類的希望,更是對綠色生態、自然和諧的美好詮釋。中國建筑業協會會長王鐵宏曾在調研時指出:“北京住總的住宅產業化走在北京前面,國內領先。”北京市國資委副主任錢凱也連連稱贊,感受到北京住總的活力和潛力,看到北京住總扭轉了傳統建筑業的“傻大粗黑”的形象,帶動傳統產業轉型。
借“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創新建筑工業化模式
北京住總成立32年形成了房地產開發、建筑工程設計、新型建材部品制造、建筑施工、物流及物業服務產業布局,在綠色建筑和住宅產業化市場競爭中,成為可以倚重的全產業鏈優勢。“十三五時期”,北京住總將通過加快集團住宅產業全產業鏈,推進構建住宅產業化新體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北京住總歷經30余年的探索、發展,始終堅持生產帶科研,科研促生產的理念,從模數化、標準化角度進行住宅產品研發,組建了住宅產業化設計、生產、施工管理專業團隊,合作完成了近百萬平方米的住宅產業化項目,累積了豐富產業化研發設計、裝配施工經驗,建立了大量標準圖圖庫,并主編、參編了國家標準圖集和地方技術規程。
北京住總積極推進EPC總承包模式,實現了設計、生產施工安裝、運營的全產業鏈技術平臺,三大版塊統一協調,目標一致、利益共享。相互配合協同發展的合作模式加上共同實施市場營銷及品牌推廣活動,鑄造起住宅產業現代化全產業鏈創新平臺,推進以“建筑設計標準化、部品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結構裝修一體化、建造過程信息化”為特征的建筑業新型發展方式。通過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在產業鏈整合、專業化服務、設計引領、信息集成等方面凸顯了優勢。
截至目前,北京住總初步形成了全產業鏈模式下預制裝配式住宅工程成套設計技術體系、預制裝配式住宅工程部品制備技術體系、預制裝配式住宅工程成套施工技術體系、預制裝配式住宅工程仿真建造(BIM) 技術體系、多種結構形式住宅產業化建造技術體系五大技術體系。
通過核心技術,北京住總實現了建筑預制構件自動拆分和精確算量、拼裝關鍵節點施工模擬、建筑設計可視化交底、部品構件科學排產,施工場地優化布置、施工吊裝工序科學穿插,以及對各階段建造成本全程監控。
北京住總致力于住宅產業化科研轉化與實際應用,近些年先后建設完成華北地區8度設防地區、80米高28層、全國最高裝配住宅樓第一棟樓——住總萬科金域華府等多個全裝配住宅產業化項目。其中全裝配住宅產業化設計項目——住總萬科金域緹香(樓盤資料 業主論壇) ,該住宅樓中是國內首例隔震技術與產業化技術結合工程,可增加裝配式剪力墻結構極限設計高度,使產業化技術得到更廣泛應用。該項目在筏基上設置隔震層,布置32個橡膠隔震墊托起整個建筑重量,大幅度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減少地震力65%,大幅度降低上部結構地震反應。結構設計抗震八度抗震設防,按7度抗震設防計算,結構極限設計高度增加10米。在簡化高烈度抗震設防地區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PC墻板間的豎向和水平連接節點構造、方便施工的同時,提高了建筑抗震品質。
互聯網大數據開發云平臺服務模式
雖為老國企,但面對時下“互聯網+”的新潮流并未固步自封,保守思維。北京住總領導者意識到,隨著BIM等數字信息化發展,BIM技術推動產業化步入大數據時代。在傳統建筑行業向創新技術型行業的轉變過程中,北京住總集團建立起BIM云平臺服務模式,將BIM技術與項目總承包管理相結合,北京住總建立起多專業BIM三維數據模型。
在BIM平臺上建立圖檔資料庫,將各專業圖檔及過程信息集中管理,保證了圖紙的標準化和及時性。對土建、鋼結構、機電設備、幕墻、裝飾等進行建筑漫游、機電管線綜合、室內精裝修和施工過程模擬,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BIM技術支持建筑從設計到建造的信息傳遞,將設計階段產生的BIM模型供生產階段提取和更新。在設計階段,北京住總建立含預制墻板等各種信息三維模型,通過智能化檢測方式,將復雜的鋼筋管線整合到同一個空間界面當中,幫助設計師解決鋼筋碰撞校核等技術難題。模型、圖紙也會隨著參數信息的變動進行同步更新,為設計方案的調整和優化提供極大便利。
生產過程中在構件中植入RFID芯片,并使芯片中存入構件生產、運輸、規格、型號、重量、質量狀況、運輸時間、安裝時間、位置等所有信息。BIM技術為預制構件的施工帶來很大方便,它能夠生成精準生動的三維圖形和動畫,讓工人對施工順序有直觀認識。
由于建筑現場施工范圍大,環境復雜,北京住總采用BIM技術進行施工現場總平面可視化管理,建立所有分區及大型設備的三維模型,對施工平面組織、材料堆場、現場臨時建筑及運輸通道進行模擬,對建筑機械等的安排進行調整,從而校驗施工現場、廠平布置圖,提出修改意見。由于芯片可以伴隨構件終身,可以隨時查詢構件從生產到現在維修等所有信息,從而實現全生命期的質量追溯。
北京住總的BIM云平臺服務模式貫穿工程項目建設全產業鏈階段,我們發揮設計引領作用和專業化服務優勢,形成了EPC商業模式,實現了咨詢規劃、設計、建造、管理的全產業鏈閉合,三大主體統一,目標一致、責任連帶、利益共享。實施總包的單位在設計環節即可推行全過程BIM模型,建筑、結構、水暖電等專業、設計、生產、施工、運維等階段都在一個模型上進行數據處理,并將BIM 模型直接導入工廠數控加工(CAM),保證BIM模型的唯一、準確、全面,提高效率,減少錯誤,真正實現信息集成。通過數據模擬分析,實現對建筑全生命期內的可預測、可控制BIM技術具有可視化、智能化、參數化優勢,能夠與產業化住宅特點很好結合在一起。在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同時,也提高了北京住總核心競爭力,促進集團轉型升級。
產業化住宅普惠民生
隨著國家綠色化、城鎮化、工業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建筑工業化、住宅產業現代化市場優勢和潛力日益凸顯。北京住總在新一輪住宅產業化工程實踐中,通過整合集團住宅產業化全產業鏈優勢,突破傳統建筑,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的產業化道路,為中國建筑業提供了相當規模的產品。
王寶申表示,北京住總已經將全產業鏈的技術和產品運用到了很多建筑,2013年北京住總集團施工的金域華府2號樓,就是華北地區8度設防地區28層,80米高裝配式住宅第一棟樓。未來,北京住總還將繼續提升技術,堅持共享發展,將綠色、節能、環保的建筑成果普惠與社會的更多領域。
住宅產業化通過設計標準化、構件部品化、施工機械化和管理信息化,提高建造效率,提升了勞動生產率和住宅建設整體質量水準,施工工期預估縮短3至6個月。與傳統現澆技術相比,預制裝配式住宅預制混凝土制品構件全部在工廠里完成,減少了施工現場八成建筑垃圾,以及六成材料損耗,施工現場也沒有揚塵和噪音污染。
如此現代化的產業技術北京住總最先想到的是應用于民生領域。在住總首開亦莊公租房項目建設中,根據生產工藝特點,調整預制構件尺寸,減少構件型號,提高生產效率,通過合理布置塔吊、流水段劃分及工序穿插等手段進行優化,將單層標準層工期節省1.5天,預計總工期節省120天,居民提前入住新房。
協同合作放眼津冀廣闊空間
面對未來,北京住總在對內對外兩個層面均提出了更高期許。內部層面,北京住總期望借助住宅產業化全產業鏈平臺,整合集團內部資源,形成全方位戰略合作模式。簡而言之,就是集團內部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形成更大范圍的資源配置,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率和質量。科研和技術合作是形成一體化戰略前提,也是企業創新發展、戰略實施基礎。集團正在形成科研和技術合作模式,通過科研和技術合作,實現生產流程創新,以生產促動科技研發提升。優化設計方案、構件生產流程,協調施工,各環節緊密銜接,縮短工期;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工程造價。
面對市場機遇和競爭,北京住總創新引領發展,協調集團內部產業鏈優勢,將十八屆五中全會的五大發展理念和北京市十一屆八中全會精神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推動北京住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催生新模式、新業態形成,以創新驅動發展,樹立跨界思維理念,更好的融合開發經營、物流配送、物業管理等全產業鏈條,不斷完善一體化產業聯盟。
在外部層面,跟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腳步,拓展京津冀保障房和商品房產業化工程市場,北京住總透露,計劃在河北、天津等地建設N個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基地屆時,住總住宅產業化預制產品將基本覆蓋京津冀區域。
王寶申表示,“十三五”期間,北京住總通過改革創新,搭載云平臺,以BIM為技術手段,持續推進住宅產業化,提升品質,積極參與綠色環保建筑的研發與推廣。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設等發展機遇,立足華北,走向全國,以全產業鏈技術研發為基礎,以并購、聯合建廠、技術輸出等方式布局生產制造基地,發揮六大設計亮點、六大生產特色、六大施工微創新,形成住宅產業化三大優勢,打造北京住總創新平臺,廣泛尋求合作伙伴,為住總集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打造千億級企業愿景奠定堅實基礎。相信,北京住總住宅產業化之光也將照亮綠色、生態智慧的家園,成為引領地產的先行者。
住總住宅產業化大事記——
2010年,北京住宅設計完成首個全裝配預制剪力墻結構體系住宅樓——萬科長陽半島5#地實驗樓。
?
2013年北京住總集團施工的金域華府2號樓,也是華北8度設防地區80米高裝配式住宅第一棟樓。
?
長陽半島1#地產業化住宅項目獲2014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
節能環保板式小高層鋼結構住宅研發榮獲科學技術獎技術創新一等獎。
?
金域緹香(樓盤資料 業主論壇) 居住項目榮獲BIM技術產業化應用大賽三等獎。
?
長陽天地產業化居住項目榮獲BIM邀請賽卓越工程項目獎。
?
自主研發的鋼筋定位卡具、自主研發的具有預埋件的建筑墻體、自主研發的墻面預埋件,榮獲施工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1項,榮獲設計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2項。
?
產業化施工QC成果—《提高裝配式剪力墻結構預制墻體安裝施工質量》獲北京市一等獎。
?
2015年、2月住建部正式批準北京住總集團為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
?
來源:騰訊網? http://house.qq.com/a/20151231/022477.htm